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感受民俗 >> 内容

悠悠羌笛守望“云朵上的民族”

时间:2013-02-01 16:30:50 点击:2662

  【“笛,涤也。荡涤邪志,纳之雅正。”——1800多年前,东汉学者应劭在《风俗通》里这样写。

  羌笛,这个我们自幼从唐诗宋词中熟知,生活中却难以见到的民族乐器,2009年5月12日第一次进入国家交响乐团的大型演出,现身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,表现来自大漠高山的千年情韵和地震灾区群众的不屈意志。

  羌笛呵羌笛,是源远流长的乐器,是愁肠千转的符号,是响彻古今的柔情……】

  ■ 四川日报记者 张珏娟 裴蕾

舞蹈诗《震撼》中,声声羌笛唤醒震后的羌寨,羌族同胞从灾难中复苏。(四川日报记者 余坪 摄)

  走过废墟,掸落风尘,2009年5月12日,悠悠羌笛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奏响。

  这是来自民间的羌笛,第一次融入交响乐演出中,第一次在中国最高雅的音乐殿堂上演出。

  独奏羌笛的,是来自四川省歌舞剧院的民族管乐演奏家张任良。此刻,国家交响乐团领衔的大型演出《大地安魂曲》已进行到第四乐章《天使之翼》,在管风琴的宏大音响的衬托下,古老的羌笛发出了神奇的充满穿透力的音色,清晰地脱颖而出,仿佛从大漠深处从崇山之间飘来一般……

  担任伴奏的管风琴家沈凡秀在博客中生动地写道:由于羌笛的声音传到我的耳里有一个时间差,所以我与张任良老师约定,他演奏羌笛时加大身体的晃动,我从反射的镜子里依据他身体晃动信息来协调管风琴与羌笛的对奏。如果大家看到了羌笛演奏家带肢体幅度的演奏,那是配合管风琴的需要。

  悠悠羌笛,唤醒了听众对“羌笛何须怨杨柳”的记忆,也吹出了羌族以及灾区各族儿女的乐观与坚强。

  这次演出,或许是羌笛在大众视线中的辉煌亮相,但在历史的记载中,羌笛之名早已如雷贯耳。从汉到唐,再到宋元明清,两千年里无数诗文留下了小小羌笛的身影。这个状如两根竹筷并列的民族乐器,为何有如此魅力?

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王全告诉记者,你亲眼见到它的诞生,听到它的曲调,就会明白它是如此简单,又如此复杂。

“一口气”的演奏

阿坝州茂县羌寨羌笛响。(四川日报记者 汪维平)

  羌笛,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。东汉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即有记载:“羌笛三孔”。东汉应劭在《风俗通》里对笛子的描述:“笛,涤也。荡涤邪志,纳之雅正。”也正适于解释羌笛在羌族人民生活中的功用。

  羌笛是历代文人笔下的“宠儿”。唐开元年间,王之涣写下名句: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

  数十年后,戍边的岑参在送别的宴会上高唱:“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”

  两百年后,宋代范仲淹长叹:“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”

  到了明代,羌笛成为宫廷的正式乐器。《明史》载,洪武元年定殿内侑食乐,羌笛即为“四夷舞乐”之一。

  6月13日,羌笛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王全,站在了成都第二届非遗节的舞台上,为成千上万游客展示羌笛的悠悠情韵。45岁的他已吹了24年羌笛,但他仍记着24年前求学的那一幕,“一口气”的测试也成为今天他选学生的绝招。

  24年前,何王全刚刚进入茂县羌族艺术团,原本该练演唱表演,可他一直想学羌族最古朴的乐器——羌笛。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羌笛,其音色常有虚幻迷离、动人心魄之感。

  在何王全看来,自己是羌族人,如果连自家的文化都不能继承,怎么对得起祖先。“我爱吹竹笛,心想羌笛可能差不多,所以一直想学,却苦于投学无门。”
沉积已久的心愿,在偶然间实现。一次朋友聚会,何王全听说离县城170多公里的雅都乡四寨,有一位会吹羌笛的老人叫何克知。于是第二天他便提了两瓶酒上山拜师。

  在雅都乡,年长者几乎都会吹羌笛,打完麦草歇息时,有的抽叶子烟,有的就从腰里掏出羌笛吹上了。

  “我年龄大了,教不动了!”何克知的话,一下凉了何王全的心。但何王全赖着不肯走,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吹牛,因为都姓“何”,“吹”出了亲戚关系。何克知一高兴,决定与何王全做个游戏——吹水。老人说,一个吹笛,一个唱歌,那就比比谁的气息足。

  老人拿来一碗水,插入半根麦管,让何王全先吹,只能用一口气把水吹动,看谁吹的时间长。何王全一口气吹了2分钟,中间没有任何停顿。“后来我才知道,这主要是看我的肺活量和气息适不适合吹羌笛,因为羌笛是双管乐器,需要更大的肺活量。”何王全这样向记者解释。

  老人见了,终于同意“留下来呆几天看看吧。”

  何王全后来知道了,这就是一道考题,羌笛收徒必须的“考试”。他至今都在感叹那场特殊的测试,让他很快领悟了羌笛演奏的窍门:鼓腮换气。

  鼓腮换气是羌笛吹奏的主要方法,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,中途只用鼻孔换气,因此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,其技艺要求也很高。何王全告诉记者,吹羌笛在换气阶段要不留痕迹,用的是一种循环换气,要让口腔、鼻腔和丹田气息同时起作用。此外,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、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,加之双哨共振,其音色独具特色。

  在留下来的“这几天”,何王全每天一早就到河边去练习鼓腮换气。下午5点回到师父住处时,他的腮帮子练得张口都难了。过了几天,师父为他煮了一大锅腊排骨,算是收了这个徒弟。

  拜师后,何王全在山上跟着老人学吹曲。学习先从指法开始,演奏时需要口含双哨,用食、中、无名指按孔。何王全吹一段,用简谱记一段,一共学了四首,包括《羌山恋》《牧歌》《思念如潮》等。“如果没有天分,花上几年可能也学不会。”

  更严峻的考验等着何王全:羌笛演员不仅要会吹,还必须会制作羌笛。

与箭竹的七步“紧密接触”

  羌笛的管身长十二三厘米,是一种双哨口双管的乐器,定调靠的是哨口。在何王全的讲述中,最古老的羌笛源自老鹰的腿骨。羌族古时是游牧民族,常在草原上射老鹰,射下来后觉得鹰骨好玩,用刀子钻出孔,再加上一种空心的野草,偶然间吹出了声响,便有了羌笛。

  东汉学者马融在 《长笛赋》中说:“近世双笛从羌起,羌人伐竹未及已……故本四孔加以一。”由此可知,羌笛在汉代已经流传于甘肃、四川等地,最初它是双管,每管上开四孔,公元前一世纪时由西汉学者京房加一高音按孔,成为五孔。发展到近代,羌笛已成为六孔乐器。

  如今鹰笛已罕有,羌笛多为箭竹所制。

  拜师的第二天,何王全便跟着师父上山去找制作羌笛的材料——箭竹。做羌笛,必须选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箭竹,而且要经历七个步骤,甚至连熏腊肉的方法也派上了用场。

  第一步就是找竹子。高山箭竹可不好找,要在深秋时节到岷江流域的山上去寻找,这时的竹子皮薄、水分少、韧性好、硬度高。“如果用硬度低的竹子,不但容易坏,声音也比较沉闷,不亮。”采集竹子的好时间,是每年的10月前后,此时竹的生长几乎是“冬眠”状态,其质地最适合做羌笛。何王全有些骄傲地说,只有岷江流域的高山竹子最好,因为其他地方的箭竹皮厚、管扁、内空不规则,不利发声。

  但是,好不容易选到的箭竹不能立即派上用场,把竹子扛回家后,只能晾在遮光的干燥空地上。因为当年采集的竹子,要第二年风干后,才能用来制作羌笛——这叫“滤水”。然后,还要放在羌家火塘的高架上,任由炊烟徐徐地熏,徐徐地炕,炕上一到两年,使它成为完全的干箭竹。“有点像我们过年熏腊肉,让竹子也吸入烟和油。”

  此后几天,何王全被师父的制笛手艺惊呆了,一根长竹子经师父摆弄,很快就有了雏形——筷子状的羌笛。按照传统做法,先将竹子四面去皮,使竹子外形接近竹筷的方形,双管能够自然相并。然后在笛身上打孔:羌笛每管有六孔,可发出七个单音,4、5、6、7、1、2、3。“打孔很考手艺,以前没有尺子,要确定管身上的定音孔只能用手指,凭着感觉量。”何王全细述秘诀,定音孔之间的距离依竹子本身的不同而不同。单这一课他就练了上百根竹子,最终做到一手下去一个孔,每个孔大小均一、排列整齐。

  为了让羌笛在使用中能经住“风雨”,羌笛必须要用菜油浸泡。何王全介绍,把炕好的羌笛刷上清漆后,将管身放进菜油里浸泡,要让竹子“吃”够油。这一泡就是半年乃至一年,但泡过的羌笛韧性更好,还可以避免吹奏时口水浸进管身。

  在经过了找竹、炕干、油泡、去皮、打孔、上漆装饰这六大步骤之后,双管笛身已经做好,但还有最关键最艰难的一步——制作哨口。为了做好这一羌笛的“心脏”,何王全学得最久。

  一支羌笛,其音调、音质、音色、音韵,皆取决于一对哨口的质量。它与管身一样,也是箭竹制成,仅仅是薄薄的一层簧片,用刀子在极细的箭竹上削出一个片。看似简单,但每次材质、用力的毫发偏差,都会造成哨口无法配对。何王全为记者拿出了6个哨口,一试吹,发音有高有低,只有音色相近的才能配对于一个羌笛。“十个哨口,能配上一对都很难。”何王全说,他甚至从20多个哨口中也没找到过一对能配的。

  如今的羌笛,哨口的首尾都会绑上金线,难道也是为了发音?何王全笑着说,是为了装饰,也是为了保护哨口。

  记者算了算,从采竹到最后做成羌笛,几乎要用一年时间。而从人工速度来说,何王全直言,羌笛制作是机械化生产无法替代的,一人一天只能做一支。

传承

因地震而赢得广泛关注

  “可惜的是,地震后,曲谱全都遗失了。”坐在台阶上,何王全抹着汗水说,这是最令他心痛的。

  汶川特大地震后,何王全定下神来,第一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羌笛。于是,冒着余震,他从危房中抢出了那支平日最爱的羌笛。

  然而,在搬迁的忙乱中,6支古老的羌笛曲谱遗失!这些曲谱就是何王全20多年前跟随师父何克知学习羌笛时,用笔记录下来的曲谱,当时师父吹一段,他就记一段。“羌笛震毁了我可以再做;而曲谱没了,再记录就很难。”

  何王全开始一点一点回忆,在避震帐篷里整理出3首自己经常吹奏的古曲《西哟惹》《牧歌》《思念如潮》。

  有些变化令何王全心喜。他发现地震把羌笛推向了前台。“震后,每天找我去演出、买笛子的人不少。”何王全说,曾经只在一个狭小范围内受人喜爱的羌笛,开始为世人广泛知晓,迅速走向外界走向大众。

  震后不久,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,2008年6月何王全应邀去了北京,在中国非遗展演上用羌笛演奏了《西哟惹》,让全场观众泪湿眼眶。此后,他还多次到北京、广州等地演出。“整个茂县,如今有十来个人吹羌笛吹得比较好吧。”何王全介绍,地震前他一共收了10多个学生,已经有好几个出师了,震后这些学生都到了九寨沟各艺术团体参加表演,很受欢迎。“现在一年能卖两三百支羌笛,都是拿到九寨、黄龙等旅游景点卖。”何王全的心中有一个目标,就是利用茂县处在九黄旅游线上的市场优势,尝试羌笛的市场开发。3个月前,他已经试着在羌笛的外形上作一些创新,比如将管身的顶部做得像羌人的面具,并在管身刻上唐诗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“羌笛必须全手工制作,想要大规模生产,似乎不太可能。”何王全盼着有更多营销高手,介入到羌笛这一古老的非遗中来。

作者:四川日报记者 张珏娟 裴蕾 来源:中国.阿坝州
  • 7A吧行游天下(www.7aba.cn)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创办人:刘先生 17198233777 Email:263707630@qq.com ☆微信:www7aba ☆微信公众号:www7abacn 蜀ICP备07500806号
  • Powered by 7aba.cn V2.5sp2